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 文

王爱慧副研究员、郑飞副研究员、王林副研究员、孙扬副研究员和丁瑞强副研究员学术讲座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12-10-29 | 【选择字号:

应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式功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爱慧副研究员、郑飞副研究员、王林副研究员、孙扬副研究员和丁瑞强副研究员来我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一)题目:关于陆面水文过程的一些研究

报告人:王爱慧 博士

(二)题目:ENSO集合预报:初值精确性和模式不确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报告人:郑飞 博士

(三)题目: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报告人:王林 博士

(四)题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分中心工作简介

报告人:孙杨 博士

(五)题目: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及其在可预报性中的应用

报告人:丁瑞强 博士

时间:2012年10月30日(星期二)下午2:30

地点:物理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爱慧,女,1977年生,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4.9-1998.7 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9-2001.7 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气象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9-2006.8 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4-2003.11 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作访问研究;2003.12-2006.8和2010.11-2012.4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作访问研究;2006.9-2007.12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08-2010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员;2010~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做副研究员;2003年获得世界气象组织(WMO)奖学金,2011年获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促进会成员。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陆表水文气象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干旱过程。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篇。
在科研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973项目。担任Bull. Amer. Sci. J. Climate, J. Geophys. Res.,J. Appl. Meterol., Int. J. Climatol., J. Hydrometeor., J. Hydrology, Hydro. Process.,Adv. Atmos. Sci., 兰州大学学报,气候变化研究快报等期刊的审稿人。
 
郑飞:男,33岁,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集合资料同化与集合预报研究。1997~2004年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学习,先后获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学士、硕士学位;2004~2007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气象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起留所从事科研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0年10月~2012年7月,先后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挪威卑尔根大学做访问学者。现担任《大气科学》的编委。
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学笃风正”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创新促进会”首届会员;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和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2006年以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林,男,生于1981年1月,籍贯山东济南。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师,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为研究生,师从陈文研究员和黄荣辉院士。2008年7月获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大气物理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2010年1月晋升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东亚季风,特别是东亚冬季风变化规律和机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在科研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973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次获邀担任J. Climate, Geophys. Res. Lett., J. Geophys. Res., Theor. Appl. Climatol., Dynam. Atmos. Oceans, Adv. Atmos. Sci.等期刊的审稿人。
2008年获“学笃风正”奖,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二等奖 ,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孙扬,男,38岁,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5-1999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本科取得理学学士学位; 2000-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取得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2010年,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进行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进行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交叉的观测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2005年2-7月,前往台湾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中心做访问学者,进行臭氧及悬浮微粒生成与传输机制研究的合作研究。2005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大气边界层物理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分中心进行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大气中温室气体,化学活性气体与气溶胶观测方法研究;基于观测的大气光化学反应,大气反应性气体与气溶胶等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擅长基于气相色谱法、光学法的大气化学观测方法研究。
其工作特点是结合自主研发的创新设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主持了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中国科学院技术创新项目,并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国家863项目之大气复合污染关键气态污染物快速在线监测技术研发课题,和973项目之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观测研究课题各一项,申请8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46篇,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排名第10)。
 
丁瑞强,男,1977 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1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2004 年获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硕士学位,2007 年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8 年韩国釜山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大气可预报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与李建平共同提出了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NLLE)概念和理论,克服了基于线性误差增长理论的Lyapunov指数方法的局限性,证明了混沌系统相对误差增长随时间发展的“饱和定理”,为定量估计混沌系统的最大可预报时间提供了依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J Climate、Clim. Dyn.、JGR、GRL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 论文近20篇。曾荣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学笃风正”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现担任国际气候学委员会(ICCL)委员。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气象局公益专项、国家973项目等近10项。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加!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地址(Add):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观云楼1721

邮编(Postcode):730000

电话(Tel): +86-931-8914276,8914277,8914278

传真(Fax): +86-931-8914277

E-mail:dqy@lzu.edu.cn

Copyright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管理员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