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 文

[兰州大学报]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坚守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08-04-25 | 【选择字号:

最近,学院开发的“天气气候灾害移动观测系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自3月5日学校新闻网发布了《“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 首次投入沙尘暴观测》的报道以来,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之后,兰州晚报又于3月21日以《是什么,让沙尘暴越刮越频繁?》和《是什么,让兴隆山成天然空调?》两篇文章一个半版面做了详细的追踪报道。

近日,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又与我院联系,准备换个视角,从参与沙尘暴观测工作的同学身上入手,让他们写一点体会并收集了一些他们的工作日志。于是就汇集成了本版中一些文字。我呢,耳闻目睹了这段时间发生在学院的点点滴滴,也亲眼看到了观测站同学们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更是见证了大气学院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感慨之余,不由得也想写点自己的感受,以抒发对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情怀。

当时,在陪同媒体的同志赴景泰移动观测站采访报道的时候,我也随院领导一起慰问了观测站工作的同学。为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我们还带去了六大桶纯净水、一些洗好的蔬菜和方便存放的肉制品。沿路荒凉的戈壁景象自不必多说。一到那里,已经荒废的兰大农场空空荡荡,只有一群散放在院中的羊和两只铁链拴着的狗提醒着我们:这里还有人居住。那几个晒得黝黑的学生,也许正如他们感想中所写“一两周见不到一个人,一天几乎是不张嘴说一句话”,所以,见到我们,他们也格外兴奋,一刻不停的给我们介绍着观测车的各种仪器,看得出,他们对这些仪器是有感情的。除了看仪器,我们也去了他们临时居住的“宿舍”,参观了那为看护仪器而临时搭在半山腰的帐篷。这所谓的“宿舍”自然简陋,除了行军床,就是成箱的方便面、大桶的纯净水和他们做饭的炊具,而就这几桶纯净水,他们也用的很节省;连菜都不忍多洗一遍(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来这里住几天,相信节约型社会的创建进程会加快很多,一笑)。而半山上的帐篷,看上去很近,其实要将近6里地,而且根本就没路,空人走上去都要出一身汗,真不知当时他们那两个看上去并不强壮的同学是怎么把仪器拉上去的。再就是风,很大的风,站到山下就已经吹得人眼难睁,不知这晚上住帐篷的同学怎样能安睡?

“记者注意到,监测站的三位守护者都是20岁刚出头小伙子。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黄建平教授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兰大的研究生,其中一位还为此不惜牺牲去国外留学的机会。在这个监测站上,条件很艰苦,缺水缺菜的情况下,已持续工作了十多天。他们每天在太阳出来前就得起床,把监测系统上所有的“镜头”都要清理干净,然后再检查记录、采集信息的系统动作是否正常。”这是晚报报道中的一段,的确,相比之下,他们放弃了很多,按说,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谁不想拉着女朋友逛大街,谁不想吃着汉堡看着大片,可是却毅然的坚持在荒漠边缘,忍受着干渴、冷风和孤单,成天陪伴他们的除了价值百万的仪器,就是满是膻味的羊群和狂吠不止的土狗。从他们写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心甘情愿的,从他们腼腆的笑容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他们是满怀着激情与信念,在默默书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吃苦?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忘我? 

此刻,一位随行单位的领导慰问时说的话又回响在我的耳边,当时,他端起酒杯向几位小伙子说道,“其实你们也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一个人一生中能够忘我的参与到一件大事的机会并不多,而你们很幸运,既遇到了这么好的导师和学院的领导,也能够为第一手的观测资料而忘我工作。”

是啊,我想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如此的期盼。丰足安逸的生活固然是你我所求,但是,为着信念而努力追求的生活更让人神往。说到这里,很想再说说我们这些学生的导师,大气学院的院长,特聘教授黄建平,早在2005年10月26日神州学人的报道《兰州大学:招来“女婿”,留住“儿子”》一文中就已提到,黄院长也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在丑纪范院士的劝说下,毅然放弃了国外薪酬优越工作,放弃了家人团聚的温暖,孤身来到兰大大气学院,开创自己崭新的道路。他的到来,为大气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学院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气学院从一个系到率先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成立学院;从不足三百万的科研经费到连续两年超过千万并位居兰州大学人均科研经费第一;从成功申报获批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到已全面建成并被批准加入了CEOP、AERONET和MPLNET等国际观测计划(网)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可以说是层层迈进,捷报频传。当然,学院这许多成绩的取得还来自于其他许许多多多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故事可说,他们在共同开创大气院非凡成绩的同时也开创着自己不同寻常的人生。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黄院长,直到目前,家人还远在美国,平日里,也很难看到他悠闲的身影,可以想象,一个人的他恐怕连每天最普通的一顿饭都会吃得没滋味,然而,这又是为了什么?是什么让这里的学生到老师都放弃了优越,甘愿吃苦?一位同学的话或许做了回答“我喜欢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尽管在别人看来是比较辛苦的事情,如果你喜欢就无所谓苦与不苦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想,大气学院成功的秘诀就在这里,在学院上上下下平凡而又不凡的人身上所体现的一种精神,正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正如丑纪范院士为学院所提的“学笃,时宜,风正,人和”院训所昭示的,大气人正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向着新的高峰不断攀登、迈进,而结果也一定可预料,我们会再创佳绩!(作者为大气学院教师)


 
 
决定总是在亲历后做出的
 
黄忠伟
 
 
黄忠伟,男,24岁,中共党员,2007级大气科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2007年3月份在气侯站全权负责激光雷达的安装/调试/日常维护及数据处理分析,同时参加气候站日常维护的部分工作,在本次实验中负责部分仪器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
尽管已经在兰州呆将近五年,说实话我对于大西北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兰州留给人们除了牛肉面,应该就是沙尘暴。记得我大一那年回家参加同学聚会,不少同学问我兰州是不是每天都刮沙尘暴?虽然我一而再地解释,然而他们的疑虑还依然存在。可想而知沙尘暴不只是给大西北的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直接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还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投资环境并进一步制约西北的发展。
因此,对于沙尘暴的研究已经成为刻不容迟的首要任务之一。很自私地说,沙尘暴本来跟我没有关系,但是自从成为黄建平老师的学生之后,研究沙尘暴就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之一。而之后我的人生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之前,我觉得自己博士毕业之后找份好点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很知足了。虽然有时有为社会做些事情而不枉此生的想法,也说不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觉得这些想法离我很遥远。人就是这样,一旦有这种消极态度之后就没有学习的激情,觉得做事情差不多就行,而且老喜欢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去年十一月份,黄建平老师说派我去美国学习,那时我甭提有多高兴,整天盼望着去美国。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里,晚上做梦都梦见出国。我现在回想那天黄老师跟我说出国的事,我当时挺失态的,我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既然要出国了,就难免有些准备,总得在出国之前好好恶补相关专业知识,免得出去之后跟不上学习进度,再说总不能丢咱中国人的脸。从那以后除了要上课,还要学习激光雷达硬件知识和观测数据处理,更重要的也是最令我头疼的是外语的学习。尽管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但是一趟下就睡得很死,真的挺累的,但是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那段日子很有激情。
但是,今年三月初,我不得不痛苦的作出抉择。为了进一步研究沙尘暴的规律,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观测系统于春节期间投入试运行,并于今年二月下旬在景泰的兰大农场正式进行沙尘暴观测。在学校“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资助下,在学校、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黄建平老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付出无数的心血使得这个实验如期进行。为了这个实验,每个人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而我负责的激光雷达工作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就在我已经获得国外学校入学通知书和免学费证明的时候,就在我高高兴兴准备着出国的时候,我不得不作出一个很痛苦的选择,要么留下来继续这个观测实验以及今年暑假在兴隆山的实验,要么跨越重洋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也许有些人会问我,这个实验有出国机会那么重要吗?是的,我刚开始也是这么想,而且做出出国的决定,同时出国所需的所有申请材料已经上交。我当时还想,这么好的出国机会可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而我也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但是我一想到这么多人为这个移动观测系统付出了这么多,投入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尤其是黄建平老师,他作为学院院长,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不管他人在外地还是在兰州,黄建平老师都是事无巨细地关心着移动观测系统的每一项工作,而且不管黄老师有多忙,他都坚持经常来看我们。还有闭建荣从始至终负责该观测系统各项工作。所有这些都感动着我,不只是移动观测系统能够按时投入使用,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体现出来那种团结协作,同甘共苦,能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是我作出决定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我在景泰野外观测的感受。2008年 2月25号,当我们来到离景泰县城还有约22公里的兰州大学农场的时候,这里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而令人无法想象。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能感受到这里的苦,隐约感受到当年的劳动改造。我们的移动观测系统就是放在这里连续进行三个月的沙尘观测,我们就住在一排排土房的其中一间房子里,按规定,这些房子早已被认定为危房,但是只有这些很破的房子才能为我们避风挡雨。还有这里的水也很缺,平时除了做饭做菜的必须用水之外,我们三四天洗一次满脸泥沙的脸是一件很奢侈的行为,更甭说其它用水。这里的天气也比较恶劣,风沙很大不说,全天平均温度很低。如果非得跟六七十年代作个比较,我们这是一次较为现代化的劳动改造,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的时候无法体会得到的。
这些经历使我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去珍惜生活,珍惜拥有,珍惜生命,同时也学会了分清得失并作出选择。我知道自己不能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必须继续为这个观测实验的正常运行以及观测资料结果分析尽自己全力。我当然也明白,出国的机会不多,但是我觉得这个决定至少对于我现在来说是明智的。我希望我们的观测试验能够获得沙尘暴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并对于揭示沙尘暴的规律和防沙治沙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希望我们研制中的第二套移动观测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可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观测网。
 
做喜欢做的事,痛并快乐

史晋森

 
 
史晋森,男 ,26岁,2006级大气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目前主要工作是大气学院SACOL站的日常维护与运转
我喜欢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尽管在别人看来是比较辛苦的事情,如果你喜欢就无所谓苦与不苦了。不过要说一说自己工作感受与经历,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看来,做野外观测工作对身体和精神都是一个考验,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坚持不下来,同时对自己的毅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是从06年3月开始参加SACOL站的工作,也就是从开始建SACOL站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时间里我觉得我的生活很是丰富,日子过得很充实,有太多可以去回忆的事情,有太多的经历让我难忘。
在大雪茫茫,雪可埋脚,能见度不过三十米的天气里,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度,我们靠人力车将两大车仪器拉上SACOL站,当时几乎是二十米一歇,一旦停下来就赶紧躺在雪地上休息。在山上修路期间我们还是靠人力车将后面要安装的仪器一车一车拉上山,在这期间车上不了山,山上也断了水,我们只有靠聚集雨水来作为生活用水。在和闭建荣感冒高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SACOL站资料的丢失,两个人是手脚并用爬上山去取资料。在没网络的情况下有一天两三趟山上山下跑往兰州传资料。在下大雪的天气里是边扫雪边下山去买米买菜,在大热天几个小伙每人拎着大袋小袋的米菜上山。在野外工作风吹日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风吹得你头疼耳朵里疼,眼睛里进了太多的沙子,见风干涩难受,一直就流眼泪。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小小的雪粒吹打到脸上会有疼痛的感觉,也从来没有感觉到军大衣裹到身上是那么的舒服,在去野外观测之前对于陆川导演拍《可可西里》说是在很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完成的没什么感觉,当我在戈壁滩生活几天后我是完全理解了,可可西里的气候条件可是要比我工作的地方坏的多,什么事情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的更深,说是很难理解的。西北的日照比较强,脸上的皮是脱了一层又一层,皮肤是越来越黑,对于同学的话“你又黑了瘦了”已经是习以为常,在闭建荣一次野外观测回到学校我们一同学实验室,这一同学愣是没有把他给认出来,认出后还把这同学吓了一跳。在工作期间经常是见不到什么人,会有一个人一两周见不到一个人的情况,一天几乎是不张嘴说一句话。在别人已经是短袖的天气里,我们经常是穿这羽绒服从外地回来,在到学校的路上会感到特别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仪器调试期间就要在仪器房间一呆就是两三天,除了吃饭时间出来一下,每次出来都会因为外面的光线太强眼睛睁不开,调试仪器期间困了就躺在仪器房间的地板上眯一会,没有白天和夜晚之分,半夜去检查仪器状况,熬夜就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要说的是,这只是我们工作的开始阶段,也算是自己的创业阶段吧,现在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有一点苦,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是把目前工作做好。我的口头禅就是“苦不苦累不累,想想红军两万五”。
所有的一切在我看来谈不上什么苦,可算对我们都是一个很好锻炼机会。几个小伙子从不怎么会做饭到个个都能家常饭随便来、从不会处事到处是麻利、从学生的“傻气”到更加成熟、从单人独干到学会多人合作、从自私到忍让、从暴躁到冷静……更多的是我们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长进,在生活做人方面的成熟。其实我们能有这么好的机会算是一种幸运吧,有更多的收获和锻炼,应该感谢学院和老师能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
 
景泰观测个人感受

王国印

 
王国印,男,22岁,中共党员,2007级大气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气象学,在气候站上主要负责部分仪器的数据分析/处理工作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有许许多多的经历和感受令人难以忘却,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独立自由的大学生涯,每每忆起总是会带给我们种种美好的回忆,但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已不再是这些,而是最近在景泰县兰大农场野外工作的这一段时间,不是因为那些都已渐渐离我远去,更不是因为在农场的日子就发生在昨天、今天和明天,而是在这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让我体会到了与以往生活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
虽然我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在向前的道路上却很少遇到太大的挫折和失败,因为一直有父母和老师的关心,感觉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平淡无奇,然而,让我感到非常荣幸的是黄建平老师能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使我有幸参加这次气候灾害监测系统的实验,让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初次来到景泰兰大农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风沙好大,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黄沙早已司空见惯,但在这里大风和浮尘春季几乎是每天都有,即便是晴朗的天气条件,也看不见远处的山,黄色的浮尘颗粒如同一层薄薄的云雾将其掩盖在不远处。在我们安装仪器时已是二月底了,但是却丝毫感受不到一点点的暖意,但我们却必须得珍惜早上那段比较寒冷的时间抓紧安装仪器,不然等到下午总是狂风肆虐,卷起地上的沙土迎面打来,站在移动车的车顶上安装仪器时非常难以忍受,给安装带来许多的不便,经过两天的努力,我们终于让仪器全部正常运转起来,而此时的我们由于每天在车上爬来钻去的,早已成了十足的土人,蓬头垢面,大家相视而笑。晚上七个人挤在三张小单人床上,或许平生都不再会如此,却永远不会忘记。刚来的几天,因为有好多事情要准备,条件是苦了点,但是当我们看到系统全部都在正常运转,却更有收获感。风沙再大又怎样,我们一样能够克服。
在这里接下来的生活中才发现,水对西北人生活的重要性。不必说如果西北有了充足的水源,森林草地的覆盖率相应增加,沙尘便不会如此肆虐;也不必说,如果西北有了充足的水源,这里不会再是那么荒凉,隔上很远的地方才有那么几户人家;单说住在这里的人们随时都有断水的危险,用水条件之艰苦,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西北一些地区生活用水都是地窖里的水,在这里的水都是秋季引自灌溉农田所用的黄河水,注入地窖里储存,供给冬季和春季的吃水问题。如果使用过量的话,可能很快就会用完,后面的吃水是很困难的。当我生活在城市大学的校园里时,虽然天天喊着节约用水,可是想想现在的我们把水反复的利用,才真正感受到以前用水的浪费。凡事没有真正体验过,是很难理解它们深刻的含义。
当黄老师把实验全部交给我们时,我也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压力,三月六日凌晨突然下起了雨,MPL激光雷达在雨天要停止工作,还要把天窗盖上,当时正在睡梦中,听到外面淅沥的雨声,不由得从床上爬起来,冒着风雨把仪器遮盖好,回到屋里时已是浑身湿透;有两台仪器须架在比较开阔的地区,我们选择离我们很远的后山上,需要翻过山去才能架设,当时也只有我们三个人,要来回几趟才能把仪器运过来,上路崎岖不平,对于几块一百斤的电池,必须谨慎的前行,稍又不慎便会从小车上滑落,将旁边的人砸伤。由于安装地点离我们实验点很远,整个上午也只能将仪器带到指定的地方,中午也只是吃了几块饼干充饥,我们必须抓紧安装,尽量提前装好,因为下午风很大,仪器是很难安装的。为了仪器的安全,我们便在仪器旁边扎了简易的帐篷,每天派人看守,以前没有住过帐篷的我们,怀着好奇,跑了过去,可是三月中旬的景泰夜间温度仍然很低,而且就在仪器安装上的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都有十几米每秒的大风,把我们的小帐篷摇来晃去,想把我们一起吹到天上一般,又不得不将其一次次地加固。纵然那里很少有人,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格外警惕,因为丢失一个小小的部件都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当初,黄老师出于对我们人身安全和健康是不赞同我们把仪器架设太过于远的地方,但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总是需要付出的,我们是来实验,而不是来享受的。
我们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工作小组,闭建荣是这次实验的主要设计者和负责人,黄忠伟经过再三考虑毅然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决定留在兰州参加这次实验继续他所热衷的激光雷达的研究,丁晓东虽然只是四年级即将毕业的国防生,但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却很突出。无论是在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学习时,大家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使我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我只是处理数据资料,却很少懂得数据资料的来源,仪器在观测中的原理,而现在通过参加此次实验,对这方面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即使外部条件再艰苦,我想我们也都能够克服,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把这次实验做好。这是我们这个检测系统的第一次实验,由于准备不足将带给我们许多很多的困难,但恰恰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同时,让我们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
优秀是一种习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得来,在一次次风雨之中的表现出来。

 
延伸阅读
 
首次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正式开始

 
 
 
本报讯  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中国气象局、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计划和马里兰大学等单位联合举行的西北沙尘暴联合观测于4月8日正式开始。
观测试验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为中心,另设景泰、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两个移动观测点。其中,景泰观测点全部仪器由兰州大学提供并负责观测,张掖观测点由美方提供设备,兰州大学和甘肃省气象局协同。这次观测试验汇集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观测仪器和二十多名中美科学家,目的旨在进一步了解沙尘暴的形成机理、传输特征及其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大气学院)。

(《兰州大学报》2008年4月25日第三版,郭文琦、张北斗 整理)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地址(Add):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观云楼1721

邮编(Postcode):730000

电话(Tel): +86-931-8914276,8914277,8914278

传真(Fax): +86-931-8914277

E-mail:dqy@lzu.edu.cn

Copyright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管理员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