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首页 | En

【我们兰大人】三尺讲台演绎万千气象――记大气科学学院李艳老师

发布日期:2023-09-25
作者:
来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2021年春季,兰州市遭遇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普通人眼中的一次自然灾害,但在大气科学学院李艳教授看来,这又为自己的《天气分析》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案例。
她随即更改备课计划,找到清晰的天气图,把沙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原理补充在课程内容里,并在课堂上剖析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和课本上哪些知识点是重合的,同时它又具备哪些新的特点。“气候变化了,不能一直用老的例子,学生们切身经历的天气现象有代入感,上课的效果就格外好”。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因时施宜,无害于民。”通过观测,作出预测,趋利避害,造福于民,这概括出了大气人的日常与追求。站上三尺讲台十年,李艳愈发认为教学是一个很严肃的、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事。她也传承师道,沉浸在大气科学的海洋里,与大气共呼吸,和气候打交道,并把所学传递给学生,演绎万千气象。
 
“充分备课是站上讲台的底气”
 
李艳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极端天气气候、阻塞高压动力学、海气相互作用等,在这些领域已有了十余年的积累。
但刚入校那会,她也只是一个对大气科学充满着迷茫的普通同学。“当年高考选志愿的时候,出于一种偶然,我来到了兰州,学习了大气科学。”李艳笑着说。
而让她真正对大气科学建立起兴趣的是上学期间给她授课的几位学院教师,“像王式功老师、黄建平老师、田文寿老师等,他们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上课也十分认真,每次都会提前到教室,一节课讲下来,直到铃响仍意犹未尽。”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结始于短短的45分钟,老师们对学科充满着无限热情,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给了李艳很大触动。也许是师道的传承,在李艳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她常常回忆那时所接受的教育。从河南南阳一路向西,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受到了专业学术训练的她,最后选择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她希望把前辈们的精神传递下去。
李艳长期执教本科生的《天气分析》课程,由于《天气分析》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并且天气预报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每一堂课上李艳都不会一成不变地讲同样的案例,而是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案,将发生在身边的重要天气事件带入课堂。
“天气在变,学生也在变。”从教十余年的她,感触颇深。
李艳说道,“比如说寒潮,你讲 “八七寒潮”,时间久远学生听着没有代入感,但是你如果讲08年、16年,南方的同学终于见到了大雪,门前的电线积冰压断了电线,这都是大家切身经历的,能真实的感受到课本上的知识就是生活中的案例,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上来。”
对于已经执教十年的同一门课程却每次都要更改PPT,她却早已习以为常:“充分的备课就是我站在讲台上的底气”。
她觉得对学生而言,老师上课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讲错了一点,老师日后还有时间可以修正,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重新修正,“因此带入到课堂上的内容一定要是权威的、对的。”
2020年初疫情时期李艳也上过网课,但她觉得效果不如线上线下的混合方式好,“透过屏幕,没法评估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到学生返校复学,她又花了一到二周的时间,把线上讲过的所有重点内容重新讲了一遍。
 
架一座桥梁 铺一条小路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大气科学是一个研究对象尺度范围很广的学科,可以研究局部地区,也可以扩展到全球;可以研究土壤下面,也可以延伸到外空间。“比如气象灾害很多都和全球变暖密切相关,是因为气候变暖让全球气候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天气变得更加异常,这都是需要我们这个学科研究的。”
如同当年老师们把她领入大气科学的大门,现在她也要架一座桥梁、铺一条小路,把学生领入这一领域。
经典的天气学理论涉及到了大量的天气个例。如上个世纪提出来的经典寒潮理论虽然依旧适用,但沿用之前的天气个例难免显得“落伍”,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变暖呈现极地放大效应,使得天气过程的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李艳会积累典型的最新发生的天气个例进行替代,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新内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017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李艳和同事们就一直琢磨着如何把一流建设学科的特点突出出来。2020年,对这门面向大三学生的专业课程,李艳和同事们决定做出一个尝试――开启双语课程,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李艳清楚地知道,开展双语课程的作用非常大。语言是一块敲门砖,在帮助学生拓宽学术事业,把握学科前沿和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方面有着很好的帮助。
做双语课程,并非只是简单的把中文内容翻译成英语,要紧跟国际前沿,更要立足我国实际。李艳说:“学生在初期对于双语课程有不适应、畏惧心理,随着课程的推进,在2-3周后逐渐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作为一种背景,主要是鼓励学生进行英文表达、阅读英文文献。她尝试了国际主流的问题式和案例式方法,也就是将问题和案例教学融入模块化教学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又充分融入了国内经典教材的精华;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天气分析》这门课与我国天气业务实际需求相接轨。
为进一步了解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她们开展了专题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反馈,虽然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基本完成了预期的双语教学目标。有同学跟她说:“多亏了老师的这门课,在参加研究生面试时所有的专业单词我都听懂了!”
 
不断寻找、再寻找
 
闲下来的时候,李艳喜欢静下心慢慢阅读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里面的一些经典论著。在了解到“细分消费群体”这一经济学概念后,她觉得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进一步学习,“因为本科生大三学期,此时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未来从业目标,根据不同需求细分群体,大家就会更有兴趣。”
”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为业务型小组,针对本组学生可以多锻炼其画图、分析和天气预报能力;计划上研究生的则为科研型小组,引导本组学生利用天气分析知识去发现和解决天气学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李艳介绍道。
随着大气科学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成果不断涌现,许多知识、概念都有了很大发展。“比如天气学中的锋面从不连续面到过渡带的概念经历了数十年,还有人提出存在一类重力流的锋面,这在许多教材上都没有反映。”李艳说,“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就是要不停地寻找、寻找再寻找,这是需要花时间,需要专注度的”。
正是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紧密联系,李艳才能够将天气学方面的前沿理论带入到课堂中,对学生进一步科研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学生,李艳觉得从一名教师的角度出发,她愿意去回应他们一切在学习和科研上的期待。
对本科生来说,组织创新创业训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李艳常年担任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对来找她的同学们基本上“来者不拒”,她会按照指导研究生的要求指导本科生做创新创业项目,并希望同学们能按照感兴趣的方向寻找、解决科学问题,把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结论呈现出来,并形成论文,实现从学习者到研究者身份的转变,“一个好的项目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地。”
学生们有时候会深夜“emo”,她都看在眼里:“做科研不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你要在怀疑中尝试、在尝试中坚持,也许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差强人意。”
而这位向来好脾气的老师也会有无奈的时候,有学生在申报项目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在微信中和她不断讨论,确定各种细节,但等到项目落地后,人就消失了。她也十分反对这种功利的态度:“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做事,有些事情比学分更加重要。如果抱着一个速成的、功利的态度去做科研,是做不出什么成果的;就算侥幸做出了点东西,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李艳深以为然,所以对自己的科研工作从不放松分毫。夜晚的观云楼灯火明亮,要想在大气科学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就必须把自己沉浸在冷静的海洋里,细细思考、慢慢体会,陪伴她的,是日起日落,云卷云舒。
文:王耀辉,万鑫仪
编辑:万雨
责任编辑:彭倩
主编: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