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资料 > 学院年鉴 >> 正 文

2006年中国气象年鉴-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08-05-29 | 【选择字号:

概况: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成立的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气象学专业,丑纪范担任气象学专业教研室主任。1987年兰州大学成立大气科学系,丑纪范院士为第一任系主任;1996年2月至1999年4月王式功教授担任第二任系主任。1999年5月兰州大学进行院系合并,将大气科学系并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式功教授和袁九毅教授分别担任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张镭教授担任第三任大气科学系系主任。2004年7月,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兰州大学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推动学校大气科学学科的更快发展,把大气科学系从资源环境学院中分离出来,批准成立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丑纪范院士任名誉院长,黄建平特聘教授担任院长,袁九毅教授担任院党委书记,王式功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张镭教授、牛景海同志担任副院长,雷寂同志担任院党委副书记。从此掀开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各3个。设置4个研究所和2个中心,即:气象学研究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变化研究所、大气遥感研究所、本科教学与实验中心和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全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含高级工程师2人)。并有符淙斌院士等五位萃英讲席教授以及巢纪平院士、吕达仁院士、丁一汇院士、薛纪善研究员等2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52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0余名,博士后2人。2006年招收本科生162人,研究生40名(博士生50名,硕士生61名)。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两个本科专业,1个大气科学基地班。2005年毕业本科生62人,毕业生考研率达50%以上;一次就业率稳步攀升,2006年就业率居全校第一。 
   
教学管理与改革

大气科学学院成立以来,深入开展与中国气象局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多层次的合作,拓展了办学空间、提升了办学水平,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同时增强了本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由此扩大了办学规模,拓展了办学类型,人才培养和教改成果显著。   

2005年圆满地完成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T作。在评估过程中多次受到评估专家的好评。2006年度在“211工程”、“985工程”投资购置的所有仪器设备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使实验教学与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分别建成了天气分析预报实习系统和气象观测站,为本科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平台。由张文煜主讲的《大气探测学》课程获2006年省级精品课程;由张文煜教授、仝纪龙、袁铁、冯广泓合作完成的《大气探测精品课程建设》获2007年度教学成果校级一等奖;由雷寂、张镭、任建军、张文煜和王延鸿合作完成的《普通高校为部队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2007年度教学成果校级二等奖;雷寂负责的《地方高校国防生学生工作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被评为2007年度兰州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课题重点立项项目。

面向21世纪大气科学发展的趋势及国际竞争与挑战,各行各业对大气科学人才需求量迅速增加。为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新型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解决气象部门气象预报员紧缺的问题,大气科学学院受有关省(区)气象局委托,继续举办了第三期“3+l”(指学生在原院校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学习3年大学本科基础理论知识,再到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强化学习1年的大气科学理论知识)气象预报员培训班。“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解决基层台站、特别是西部地区气象人才短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大气科学人才多元化、复合型培养的新尝试,也是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人才强局”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局校合作的又一新成果。从2005年到2006年已有两批“3+1”气象预报员培训班学员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深受气象部门工作单位的好评。这可谓是“开辟局校合作办学之路,实现学用结合育才机制”具体体现。同时为中国气象局继续举办了第5期和第6期非气象专业本科毕业生气象知识培训班。    
2006年顺利完成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完成了2005级北京研究生课程进修班(57人)和吉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7人)的筹备、招生、教学等工作;组织了31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论文指导及答辩工作。上半年有12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通过全国外语考试并完成了论文撰写;下半年又有19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通过全国外语考试并完成了论文撰写;并顺利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 

科研与学术交流 

学院在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科研项目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科研竞争实力得到加强,2006年科研总经费达1052.29万元(纵向554.28,横向498.01万元),再创历史新高;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纵向15项,横向55项;承担科研项目131项,其中973主持2项, 参加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新增4项。检索到(2005年)SCI文章9 篇,EI文章 2篇,数量又有突破。

2005年底建成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是我国第三个自主建设的国际气候观测站,位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该观测站是一个拥有国际标准的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平台,可以广泛开展大气科学、资源环境、区域生态等多个学科的观测研究。目前全世界共有33个此类观测站。兰州大学建设这个观测站也是国内第一个在高校建立的国际气候观测站。观测站建在海拔1966米的萃英山顶上,从2005年5月开始建设,到2005年12月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第一期价值400余万元的大气辐射、近地层通量等仪器设备已经投入使用,第二期价值约600万元仪器设备目前已大部分到位,正在调试。该观测站是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设备多采用国外进口。该站是为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急需解决的气候与环境问题而搭建的研究平台和观测基地,也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的交流平台;同时将为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队伍提供研究平台和观测基地,为我国科学家参与和主持大型国际研究计划提供观测基地。该气候观测站的建成将促进兰州大学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推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及相关的地球环境与生态等多学科的更快发展。    

2006年初,200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兰州大学郑晓静副校长、大气科学学院王式功常务副院长应邀参加了会议。

2006年4月12-13日,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动态与前沿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吕达仁院士为学院师生做了两场报告。

2006年4月13日,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动态与前沿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研究员为学院师生做了报告。

2006年4月13日,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动态与前沿系列讲座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做了报告。

2006年5月15-16日,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动态与前沿系列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荣辉院士做了两场报告。

2006年6月26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闵启龙教授为学院师生做了学术讲座。

2006年7月19日,美国国家环境卫星和资料服务局/NESDIS知名卫星遥感专家翁富中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主任杨军来我校参观兰州大学自主建设的国际气候观测站,并为大气科学学院师生作两个有关气象卫星的讲座。

2006年8月13日,著名气象学家丑纪范院士、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黄建平教授、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谢志辉高级工程师访问了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006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研究员和台湾中央大学张时禹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学术报告。

2006年11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上海区域气象中心主任、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大气科学学院兼职副教授汤绪率学习考察团一行5人来到大气科学学院与学院教师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与座谈。

2006年11月28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吕世华研究员为学院师生作了学术报告。

2006年12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系主任江文胜教授来大气科学学院交流座谈。

2006年12月12日,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研究员为学院师生作了学术报告。

2006年12月14-16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党政领导和部分教授一行8人在系主任杨修群教授带领下来到大气科学学院访问和交流。

2006年12月18-19日,2007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兰州大学景涛副校长、大气科学学院王式功常务副院长应邀参加了会议。

2006年12月18-2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封国林研究员为学院师生作了系列学术报告。

2006年12月31日下午,大气科学学院一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2007年元旦团拜会召开。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地址(Add):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观云楼1721

邮编(Postcode):730000

电话(Tel): +86-931-8914276,8914277,8914278

传真(Fax): +86-931-8914277

E-mail:dqy@lzu.edu.cn

Copyright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管理员张卫东